位于川滇交界處的瀘沽湖雨后初晴,湛藍天空下,一汪碧藍湖水靜臥于群山之間,幾尾木舟游弋湖中,碧水青山紅船黃葉,構成瀘沽湖秋季特有的唯美景象。近年來,隨著當地持續推進生態濕地修復、入湖河道生態治理等相關措施,這顆高原明珠再次煥發勃勃生機,水質穩定保持在國家I類水質。
仔細調研找問題
2022年10月28日,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對口瀘沽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組來到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兵分三路開展現場監督調研。其中一組由九三學社云南省委開展瀘沽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專家調研團隊發展規劃組組長、九三學社云南省工程委員會主委、云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董海京牽頭,圍繞瀘沽湖旅游開發與保護開展民主督查。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就多次赴瀘沽湖開展保護與治理工作,詳細了解了瀘沽湖周邊旅游業發展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關于嚴格控制旅游環境容量和開發強度、樹立‘流域內游,流域外住’的原則理念等建議。這些建議被當地采納,并在日后的治理保護中被推動實施。”董海京說,這次對瀘沽湖的民主監督,實際上是在以前調研的基礎上,查找保護過程仍然存在的問題。
一路上,董海京和小組成員看得認真、問得仔細。她還不時拿出之前準備好的圖片資料與實際調研到的情況作詳細比對。“看看瀘沽湖云南部分跟四川部分的交接地地圖上在哪,實際在哪,做到心中有數。”在董海京看來只有做足功課,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有的放矢。
回到駐地后,她結合實際將調研組前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完善,提出了亟待正視和解決的問題:目前實施的生態搬遷及湖岸生態修復工程存在酒店、客棧“越搬越多”,旅游業帶來的環境壓力不降反增;湖岸生態修復工程“公園化、同質化”明顯,生物多樣性的功能恢復緩慢等。這些問題都被納入到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對口瀘沽湖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意見反饋中。事后,其參與撰寫的《關于加快推進川滇兩省共同立法保護瀘沽湖的建議》也獲得了九三學社中央領導的批示。
撰寫自己熟悉領域的提案
董海京1985年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云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工作,主要從事區域生態環境、大氣環境、環境影響評價、環保驗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8年通過云南省中青年破格評審為高級工程師,2012年晉升為正高級工程師,主持、參加了百余項環境科研和環境咨詢課題。1999年董海京加入九三學社后,積極發現環保事業及相關行業中存在的問題,撰寫了大量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提案。如,《關于加強磷尾礦綜合利用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我省農用薄膜污染防治的建議》《關于云南省高原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與區域發展的建議》《關于瀘沽湖旅游開發中環境保護對策建議》等。
談及撰寫提案,董海京把近20年的心得歸納為12個字:“選題要準,調研要足,建議要實。”她一直踐行“結合本職工作,積極參政議政”。在她看來“隔行如隔山”,要善于用專業視角去發現社會發展進程中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具有實操性的建議,讓提案真正成為黨和政府作出科學決策的依據和參考。
“記得2005年,我在進行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時,發現旅游業作為我省支柱產業,在進行開發時,相繼出現了一些生態環保問題,對我觸動很大。通過大量調研,撰寫了《關于滇西北維西塔城生態旅游區的開發與保護過程中環保問題的建議》,經反復修改完善,以九三學社云南省委集體提案的形式提交省政協全會,引發強烈反響并得到相關承辦單位的高度重視與肯定。”董海京說,這是她成為九三學社社員后完成的第一件提案,也是她作為一名民主黨派人士第一次發揮參政議政作用,這次的經歷讓她收獲了滿滿的喜悅感和成就感。
此后的18年,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她都會把自己發現值得寫的“素材”立刻記錄下來。董海京說,“就連看新聞、瀏覽各種媒體時,只要發現對撰寫提案、信息、調研報告有幫助的內容都會馬上寫下來,為的就是真正發揮履職作用,不負九三學社社員的身份。”就這樣,董海京主持和參加九三中央、云南省統戰部及九三學社云南省委參政議政課題、提案及信息五十多項,其中,其主筆的一些集體提案在全國政協及省政協會議上引起重視和關注,反響較強烈;有的提案獲評優秀提案;有的入編“九三參政議政論壇”論文集并獲優秀論文獎,提交的信息多次獲得省級領導批示。由于參政議政工作成績突出,多次受到九三學社中央、九三學社云南省委會表彰,兩次被九三學社中央評為全國參政議政先進個人。
積極發揮社員作用
2013年1月,董海京當選九三學社云南省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間,她致力于如何帶好這支擁有200余名社員、社會界別豐富、擁有大批專家學者的有生力量。讓社員對本職工作充滿熱情的同時,又充分發揮他們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的積極作用。為此,董海京結合不同年齡、不同界別社員的需求,努力探索和創新組織生活的形式,豐富組織生活的內容,組織開展了與昆明理工大學委員會、昆明市委員會、昆明第二人民醫院支社等多家單位基層組織的交流學習、參政議政、聯誼互動等活動。同時,積極組織社員結合云南實際開展社會調研,從不同的專業角度,為云南省社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并帶出了多位能參政議政的年輕社員,先后完成各種提案、信息上百件,得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肯定和重視。工程委集體也多次受到社中央、社省委的表彰。被九三學社中央授予“慶祝九三學社創建70周年全國優秀基層組織”稱號,被九三學社中央評為年度參政議政先進集體,被九三學社云南省委評為社務工作、參政議政工作先進基層組織等。
除此之外,2008年至今,董海京還擔任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其間,她不斷發揮個人專業優勢積極參政議政、撰寫提案,為專委會卓有成效地完成各項研究課題,在助力參與九三學社中央政黨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其中,主筆撰寫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水環境保護的建議》作為社中央2009年界別提案并受到表揚,《關于推進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的建議》作為社中央2019年界別提案提交全國政協,《關于推進建立撫仙湖流域生態文明特區的建議》作為社中央2018年平時提案提交全國政協等等。
在履職路上,董海京身兼數職,仿佛總有使不完的勁,始終保持對工作熱忱之心,她說:“我非常熱愛自己的事業,也非常珍視九三學社社員的身份,在感到光榮和自豪的同時,更多感受到的是責任和義務,為此,我愿意為我所熱愛的事業出一份力、盡一份責!”
(通訊員 張倚銘 云南政協報記者 李軍蓓 張瑩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