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刊|全國人大代表章偉民:云上賣貨、線下展會,365天創造價值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已成功舉辦兩屆,無論從展覽規模、參與人數、成交效果等,都實現了“越辦越好”的目標。
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社員,東浩蘭生集團上海外經貿商務展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上海華交會展經營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章偉民建議,要將“進博會”打造成國際采購交易的平臺、貿易投資促進的平臺、人文交流學習的平臺和世界開放合作的平臺,需要進一步深化和挖掘。
具體而言,作為國際采購交易的平臺,進博會不僅要完善產品結構,更要注重從量到質的提升;作為貿易投資促進平臺,需要進一步完善營商環境,改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措施;作為人文交流學習平臺,需要圍繞文化、旅游、教育、體育等做好文章;作為世界開放合作平臺,要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與氣魄,開展更廣泛、更深入的各項合作。
他建議,進博會要打造成為國際采購交易、貿易投資促進、人文交流學習和世界開放合作等“四位一體”的大平臺,要以開放為核心,推進進博會一體化發展建設。在做好現有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進博會”非遺等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深入研究,開拓創新。
首先,結合“四位一體”大平臺建設,加緊“進博會”多維度的思考和布局。如在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基礎上,融入文化、旅游、教育、體育等各方面的需求與合作。
其次,整合資源,齊心協力,共同打造“四位一體”大平臺。進博會不僅是商務交流,更應是理念交流,國家各部委都需要出謀劃策,積極參與,將進博會作為重要的切入點與著力點。
第三,圍繞“四位一體”大平臺建設,進一步探索制度創新。從第一屆進博會籌備開始,各相關單位都為進博會順利舉辦做了大量的制度創新工作,如海關商檢的各項便利化措施等。但這些措施主要還是針對貿易,要打造“四位一體”大平臺,還需多維度的制度創新。
除了對推進進博會一體化發展建言,章偉民對疫情倒逼展會服務模式創新也有建議。
目前,疫情在世界范圍仍呈蔓延態勢,作為人群聚集性活動的展會,需要尋找新出路。章偉民認為,創新展會服務模式不應是展會簡單的線下線上移位,而更是線下線上的互補;不是簡單的將線下復制到線上,更應發揮好會展市場主體、政府職能部門、相關行業協會等三方面的協同作用。
因此,章偉民建議,強化展會的分類管理與實施。對于“B2B展會”,建議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適度放開。對于“B2C展會”,要積極鼓勵線上開展,減少人流密集的困擾,降低風險。
他還建議,制定政策鼓勵辦展主體創新。在線展覽和線下展覽的融合將是必然趨勢,通過“在線”形式推動貿易促進,也能實現會展的核心商業價值。引導線上、線下融合,鼓勵會展主辦方成為365天的價值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