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進:正衣冠 明得失 知興替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許進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自2008年以來,我向各級九三學社組織、各級政協組織、各地的大中小學學生宣講九三學社社史、民主黨派歷史和科學家鄧稼先的故事數百場,受眾數十萬人。我從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的哲學問題出發,引導聽眾向歷史尋經驗、向歷史求規律、向歷史探未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本人也深受教育。
中國共產黨和九三學社的創始人是五四運動時期的戰友。五四運動是思想上的辛亥革命。100年前,在民族危亡的關頭,知識青年挺身而出,大膽地沖破孔學儒教的束縛,率先點燃民主、科學之火,勇開思想解放的先河,發動了一場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1944年,中國的局勢再次出現類似于五四運動前夕那樣的民族危亡局面。在抗日戰爭的第七年,日軍占領了中國沿海地區的大部分國土并從桂林向貴州進犯,陪都重慶危在旦夕。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投降空氣日漸濃厚,國民黨統治區的人民惶惶不可終日。面對時局,曾經是少年中國學會的骨干分子、被大家稱為“少年中國之少年”的許德珩再次以民主與科學精神號召客居重慶的文教界知名人士組織起來,共同爭取民主,團結抗戰,維護國家獨立。兩年以后,九三學社在重慶正式成立。
在抗日戰爭后期成立了很多民主黨派。在經歷了國內革命和抗日戰爭后,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確信中國的未來在中國共產黨身上,貪污腐敗的國民黨必然滅亡。這些民主黨派自成立之后就自覺地站在中國共產黨一邊,其中包括九三學社。
1949年9月,新政協在北平開幕,九三學社成為新政協的發起單位之一,成為新中國的民主黨派之一。1950年12月,九三學社召開第一次全國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九三學社是新民主主義政黨;會議宣布九三學社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以人民政協《共同綱領》為自己的綱領,參加各革命階級的統一戰線,為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建設而奮斗。
1949年6月,九三學社主席許德珩先生為《光明日報》創刊題詞:在毛澤東旗幟之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這個落后的農業國家很快地建設成為新的民主的工業國家,這才是我們的光明之路。
追求愛國民主科學,堅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和衷共濟是九三學社老一輩領導人的自覺選擇和政治交代,是九三學社積久沉淀的政治信念和光榮傳統。時至今日,這一光榮傳統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輝,依然煥發著時代的光華,依然是推動九三學社各項事業發展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這一光榮傳統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作為九三學社社員,我要堅持先輩的政治交待和道路選擇,我要把九三學社的優良傳統接過來、傳下去,跟著中國共產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本文摘選自《兩會代表委員談黨史學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