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刊】羅衛紅:促進嬰幼兒照護行業健康發展
【字體:大、中、小】
【顏色:】
瀏覽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切實增進民生福祉,注重解民憂、紓民困,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從教育、醫療、住房,到就業、養老、托幼,政府工作報告送出了一系列“民生大禮包”,讓來自杭州的全國人大代表和住杭全國政協委員們倍感溫暖,也倍加振奮。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進一步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民生答卷?代表委員們圍繞百姓關心關切,聚焦嬰幼兒照護、疾病預防、女性生育減負等議題積極建言獻策,助力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新增嬰幼兒照護服務社區成長驛站100家,嬰幼兒照護服務托位1200個,組織嬰幼兒家長養育技能提升專業課堂500場。”嬰幼兒照護服務是杭州市政府2021年度民生實事項目之一。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健康發展,也是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浙江省委羅衛紅今年關注的重點。
“嬰幼兒護理體系不單單是一套制度,而是以政府為主導,各方面資源和力量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羅衛紅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專門的托育機構建筑設計規范,并完善市場服務體系和標準。“應該根據不同年齡的教養重點,編制統一的0—3歲嬰幼兒教養指導方案,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務和操作規范,明確托管服務細節和具體事項操作流程。”
羅衛紅認為,針對2—3歲的嬰幼兒,可繼續打造“托幼一體化”,通過幼兒園增設托班的形式來解決托育問題;15個月以上的兒童,通過照護服務機構準入等市場形式予以解決,并鼓勵企事業單位和社區開設托育服務點;對0—1歲兒童,重點則在于加強家長教育,提高家長的養育技能和水平。
對于嬰幼兒照護服務行業的從業人員,羅衛紅建議采取和幼兒園教師一樣的資質認證方式,明確行業準入門檻。衛健部門要建立嬰幼兒照護服務上崗前和入職后系列培訓評價體系,建立行政執法制度體系,明確對托育機構的質量安全、從業人員和運營秩序等方面的監管措施,引領行業健康發展。此外,衛健部門還應聯合教育部門完善嬰幼兒管理與健康發展、保育等專業設置,并加大專業人才培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