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中共十八大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工作格局中,成長起來許許多多優秀的九三學社社員。十年來,他們懷著赤子之心,勇于擔當,樂于奉獻;十年來,他們朝向大海星辰,朝氣蓬勃,踔厲奮發……其中,有一名嬌小卻充滿活力的女社員,沐浴著新時代的春光,用十年時間悄然蛻變,從一名九三學社“萌新”,成長為在高原扶貧一線的優秀援藏干部,被當地干部群眾親切地稱作“小穩當”。
這名來自福建省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的“小穩當”,名叫李小穩。剛剛加入九三學社時,她還是一副童心未泯的模樣。在新社員培訓班上,她暢談著科技扶貧的愿景,讓全場都對這個身材嬌小的新社員產生了濃厚“興趣”。那時,大家不會想到,十年間,在中共統一戰線的創新發展和重要法寶作用的激勵下,這個看似柔弱的新社員,竟成長為堅毅果敢、踏實肯干的科技扶貧先鋒,而她后來奔赴高原、對口援藏的勇氣,更是讓社員們欽佩不已。
十年間,李小穩兢兢業業,在平凡工作中默默累積著不平凡的業績,不僅成了副研究員,還主持著中心的科技評價室的日常工作。然而,在李小穩心中,從未忘記到科技扶貧一線貢獻熱血與激情的初心。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搞好對口支援西藏工作,優化援藏干部人才結構,把優秀人才選派到條件艱苦和情況復雜地區去磨練意志、增長才干”。機遇常予有心人,當聽到對口援藏的消息,李小穩主動請纓,積極爭取,終于獲準代表福建省科技廳去支援西藏昌都脫貧攻堅,掛任昌都市科學技術局農村科技科副科長。
到藏區后,李小穩克服了嚴重高原反應,不叫苦,不叫累,立刻撲向當地脫貧攻堅第一線。援藏三年間,她帶著生態保護與科技扶貧相結合的福建經驗,扎根在昌都大地上,為當地脫貧攻堅、共同富裕揮灑著辛勤的汗水。三年來,無論是走訪高寒缺氧的芒康、八宿,還是深入條件艱苦的察雅、左貢,她都一馬當先、毫無怨言;三年來,無論是調研健康生態茶葉種植,還是考察特色藏香豬養殖,她都一絲不茍、細致認真;三年來,無論是建設芒康農業科技孵化器,還是推動閩昌眾創空間建設,她都一如既往、親力親為;三年來,無論是協調科技特派員工作,還是建言洛隆涉農企業發展,她都一心一意、知無不言……在她厚厚的筆記本中,記錄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手材料。在深入了解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李小穩還協助當地制定了“福建省第九批科技援藏項目計劃”,在科技規劃編制、人才培訓、科技交流、科技管理等方面貢獻了寶貴經驗與智力支持。
“海拔高標準更高”“缺氧不缺精神”,李小穩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她的爭取和努力下,閩昌眾創空間得到了寶貴的項目資金,特色農業項目開花結果;在她的建議和助力下,搬遷扶貧、健康教育扶貧得到落實,福建茶葉栽培進昌都、昌都特色產品進福州等活動成功落地。此外,常年從事科技管理工作的李小穩還深知,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為幫助昌都儲備發展所需的科技人才,李小穩協助制定了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并主持 “昌都市高原生態茶種植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提高昌都市縣域科技服務能力的對策研究”“昌都市科技人才培養與交流”等各類研究項目,讓當地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汲取福建智慧,并讓數字福建的清風給當地科技工作者帶去信心與期待……
品味雪域人間煙火,仰望高原浩瀚星辰。三年時光,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顯得特別慢,然而在李小穩的腦海里,卻清晰地刻下一幕幕難忘的場景。如同翻開一本珍藏的相冊,里面有為籌備、拍攝與宣傳MV《我的祖國》時的忙碌,也有觀看表現福建援藏工作電影《太陽與月亮》時的激動;有參加昌都解放70年活動慶典時的興奮,也有融入閩藏少年兒童手拉手交流活動時的開心;有在八宿縣怒江大橋現場開展主題黨日時的震撼,也有聆聽十八軍戰士不畏艱險修橋筑路事跡時的感動;有捐贈科普讀物、科普器材時藏族同胞臉上歡喜的笑容,也有結對幫扶的孤兒阿旺辛巴那感動的眼眸……一張張面容,一幕幕場景,都讓李小穩難以忘懷。星光不負趕路人,援藏三年里,踏實勤奮的李小穩,也獲得了眾多榮譽,2020年被評為福建省專技人才援藏優秀隊員和九三學社福建省委社會服務工作先進個人,2021年被評為福建省直機關“最美家庭”,2022年被評為福建省“最美家庭”“昌都市第九批優秀援藏干部人才”……然而,在她心中,三年來最欣慰的榮耀,卻是得到當地干部群眾認可而被親切稱作“小穩當”?!盁o論你身處何方,都愿你如自己所期盼的那樣,腳踏實地微笑著生活與工作,可以自己發光,也映照著他人、傳遞著溫暖”,這是李小穩寫給福建九三學社社員的寄語,也是她真情的流露。
實干成就人生理想,李小穩立足自身崗位,成為了高原上交口稱贊的“小穩當”。如今,雪域高原正從擺脫貧困走向共同富裕。
(作者:尚光一 ,九三學社福建師范大學委員會文科支社社員)